

一 鸣 惊 人
【基 础 知 识】
【解释】
一鸣惊人意思是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,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。
【出处】
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:
“虽无飞,飞必冲天;虽无鸣,鸣必惊人。”
《史记·列传》:
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【近义词】
一举成名 一步登天
【反义词】
出师不利 身败名裂
【例句】
他平时成绩并不出色,竟然考上了第一志愿,真是一鸣惊人。
【历 史 故 事】
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,不发布政令,不治理朝政。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,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,说:“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,三年不展翅,不飞翔,也不鸣叫,沉默无声,这是什么鸟呢?” 楚庄王说:“三年不展翅,是为了生长羽翼;不飞翔、不鸣叫,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。虽然还没飞,一飞必将冲天;虽然还没鸣,一鸣必会惊人。你放心,我知道了。”
经过半年,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,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,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,诛杀大奸臣五人,提拔隐士六人,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。带兵讨伐齐国,在徐州大败了齐军,在河雍战胜了晋军,在宋国汇合诸侯,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。
庄王不因为小事而妨碍好事,故此能有好的名声;没有过早显露,故此能有好的功绩。所以说:“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,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。”
小朋友们,一鸣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:不要忽视日常点滴的积累,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哦~